本網站由甘肅省禁毒協會主辦,今天是 2023年02月02日 星期四
國際禁毒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禁毒

面對嚴峻毒品形勢,這個國家采用了嚴苛的刑罰制度

來源:中國禁毒報 責任編輯:曹紅娟 發布時間:2022/9/8 17:18:59 閱讀次數:
字號:A A    顏色:

張琦琦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關鍵交通樞紐,且靠近世界毒源地“金三角”,因此成為周邊國家毒品販運的重要運輸通道和目的地。面對嚴峻的毒品泛濫威脅,新加坡始終貫徹對于毒品問題的堅決治理態度,以嚴厲制裁、嚴格執法作為毒品治理的關鍵手段,在預防、治療、善后關懷等環節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制度。


預防教育


新加坡強調社會、學校、家庭聯動,力爭做到毒品預防教育的全方位落實。


在社會層面,禁毒民間志愿團體積極主動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新加坡國內擁有大量有影響力的禁毒志愿團體、民間協會,例如聯合禁毒聯盟(UADC)、新加坡防治嗜毒理事會(NCADA)、新加坡禁毒協會(SANA)等。這些志愿團體常與政府、企業、社區、學校合作,定期開展禁毒宣傳工作和各類活動,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大眾宣傳毒品危害、講解禁毒知識。


在學校層面,新加坡積極制定以青少年參與為核心的禁毒宣傳戰略。該戰略由政府與社會組織共同推行,通過在青少年學生中推選大使,并授權其參與決策、組織具體的禁毒宣傳活動。此類活動與一般宣傳不同,旨在通過鍛煉青少年“決策能力”“組織能力”的方式來調動青少年的參與積極性,推動學生群體將禁毒作為活動主題,將毒品預防教育推廣至學校、社區、社會。此外,新加坡禁毒協會還以青年人為核心用戶,設計開發了毒品治理交流信息平臺,提供青少年與輔導員、社區溝通的機會,以幫助其更好地學習、交流毒品預防相關知識,并幫助有戒毒需要的青少年與社區溝通,以確保他們不被社會疏遠。


在家庭層面,新加坡一貫重視家庭毒品預防教育。為更好地幫助家長引導子女免受毒品危害,新加坡中央肅毒局主導編制了《新加坡家庭禁毒手冊》,鼓勵父母積極學習毒品預防教育知識,并與子女交流分享,以實現在青少年群體中深植抵制毒品觀念的目的。


嚴厲刑罰


在新加坡,社區治理以組屋制度作為運行基礎,這項制度通過定期舉辦各項居民活動,促進社區住戶相互了解、相互聯絡,并培養公民對于政策制定、政策執行的參與積極性。得益于該項制度的推行,新加坡國內社區居民聯系緊密,住戶之間對彼此有所了解,故而當社區當中出現吸毒、販毒行為時,社區居民大多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相關線索,并主動提供給警方。而在違法犯罪行為被警方所掌握之后,相關人員將要面臨的是近乎嚴苛的刑罰制度。


不同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立法制定,吸毒行為在新加坡也可能會遭受刑罰制裁。除去較為常見的監禁、罰金,鞭刑、絞刑也被在制裁吸毒、販毒行為中被作為刑罰的種類適用。此類刑罰盡管在國際社會上引起爭議,但出于新加坡對毒品治理的堅定立場,此種嚴苛的刑罰制度一直延續至今,并對新加坡國內的毒品犯罪起到了極強的威懾作用。


除此之外,在立法層面,新加坡一直保持對毒品科學、明確的分類,并及時、迅速地針對毒品發展態勢作出更新,這一良好的立法條件保障了后續執法的迅速、有效推進。


關懷善后


嚴苛的刑罰往往會帶來社會大眾對于毒品犯罪人員的歧視,而吸毒人員在初次戒毒之后,極易因其無法融入社會而引發復吸。因此,新加坡對吸毒人員完善關懷舉措,推行善后治理。


新加坡對毒品犯罪人員劃分不同等級,采取不同類型的關懷善后方法,以期幫助他們更好地重返社會。例如,中央肅毒局會在綜合研判后為吸毒人員確定戒毒場所,盡量避免吸毒者在戒毒過程中與社會產生隔閡。其中,除犯嚴重毒品犯罪或存在多次復吸情況的成年吸毒人員需交由監獄管控外,其余的成年吸毒者均交由戒毒中心管理。青少年吸毒人員則會在經過社交圈、家庭背景和犯罪歷史等各方面調研后被劃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三類群體?!暗惋L險”青少年只需配合青年加強監督計劃,定期接受尿檢和輔導;“中風險”青少年會被要求入住社區康復中心,但工作時間可以離開中心上班或上學;只有“高風險”青少年將被送入戒毒中心,與成年吸毒人員共同接受封閉式監管。


此外,新加坡大力推行“完全護理制度”,即在職護理、中途護理和善后護理,持續幫助犯罪人員鍛煉重新融入社會的能力。例如,新加坡鼓勵專為吸毒人員制訂康復培訓計劃的企業發展,這為吸毒人員的職業培訓、就業服務提供了便利。同時,鼓勵餐飲、酒店、物流等行業雇用毒品相關犯罪的前科犯。除去必要的工作技能訓練、工作崗位提供,重新融入社會的關鍵就是確保社會對于吸毒人員的包容與接納。新加坡非常重視吸毒人員的隱私保護,盡量封存相關吸毒史、犯罪史,以避免其在重返社會后遭受歧視與霸凌。與此同時,得益于政府、社會機構等的宣傳,新加坡民眾普遍對于吸毒人員具有較強的包容心,他們認為吸毒人員是毒品的受害者,應當擁有重返社會的權利與機會,并支持社會給予他們應有的待遇與保障,使其避免重新墮入毒品深淵。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學國家毒品問題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甘肅禁毒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或建立鏡像 您是第 位訪客

通訊地址:蘭州市廣武門街道黃河沿38號 投稿郵箱:gsjdw@163.com

甘肅省禁毒協會 主辦 隴ICP備20000024號-1

亚洲无码在线国产